漫畫評: 死神 BLEACH (2001- 2016)

Aiden Chan
Jan 1, 2023

--

圖片來源: 網飛

《少年Jump》三大長篇其二的《死神》,相對《火影忍者》在新篇中被「玩爛」(一代不如一代啊…),有指其早於本篇已「爛尾」,因此續集也做不上來 (地獄篇只聞樓梯響)。

《死神》作為另一套大長篇,同樣逃不過戰力通貨膨脹的魔咒,戰力天花板一改再改,敵人越來越強,朋友越來越弱,戰鬥越來越蠻不講理。無疑地,構築完整的世界觀、戰鬥系統很難。常見者如金木水火土,五行相生相剋,知易行難,因為這樣不能突顯主角的優秀,就像包剪揼,勝負觀乎對手屬性便可知。另外就是寫無可寫,隨着大長篇中的人物越來越多,能見得人的能力早已曝光,最後唯有簡單粗暴地輾壓過來,正是《死神》後期令人摸不著頭腦的地方: 「全知全能」、「奇蹟」等都是驟眼看幾乎等於無敵的能力,然後話說得滿了,便隨便把它們收拾掉,也不知到底是強是弱。

這樣層層疊方式堆砌戰鬥是難以服眾的,既沒有鋪排,也沒有章法。真正有意思的作品應是你來我往,互有高低,視乎情況,比如日番谷「卍解」後的冰花凋落、朽木白哉的「無傷圈」,就算是藍染,也會被追加以碰觸到「鏡花水月」的刀身避過完全催眠的短板。

因此,《死神》中有魅力的壞蛋是藍染,而非友哈巴赫,儘管後者是多麼的強。而後者的敗筆,亦正是他的強大,正確來說,是因為他只有強大,只有神性,沒有人性。

在人類的世界,強大需要苦練,需要偏執,需要日積月累。然而這是非常反人性的,當初亞當和夏娃在伊甸園逍遙快活,如今社會分工(division of labor)與專門化(specialization)令工作效率進一步提升,同時亦讓勞動力「異化」,成為龐大機械中的一顆小螺絲,儘管它已被鍛鍊成一顆優秀的小螺絲。長年伏案工作是不合常理的,所以才會有解放勞動力之說。沒心沒肺的磨練會斷六親,實則為鍛鍊者自私自利之舉,所以天才都不易親近、不易相處,亦只有天才會被如此容忍着。

友哈巴赫太強了,強得不像人、強得令人沒感覺。與此相反,一直以成神為目標的藍染及其黨羽,仍多少帶着生而為人的遺憾。

當年我學習亞里士多德的思想,或者有關的道家學說時,一直搞不清其「中庸」之道。有用與無用,究竟以何為用? 究竟什麼時候是勇敢,什麼時候是魯莽 (如童年回憶《數碼暴龍》亞古獸錯誤進化成喪屍暴龍獸)? 乍看似是結果論英雄,實則不然,人鬼其實兩不分。

主角一護性格溫柔,弱點同樣是溫柔,不願痛下殺手; 朽木白哉性格驕傲,實力鶴立雞群,但軟肋同樣是驕傲,容易瞧不起人; 劍八更木熱衷戰鬥,遇強越強,同樣他為了享受戰鬥,會不自覺地封印自己實力。另一邊廂,大反派藍染的確強如神佛,但同樣地他只有無人理解的空洞與孤獨,心底裡也許如一護所言,一直想像獨孤求敗般被人擊倒,成為普通的死神。這是友哈巴赫沒有做到的,因為他僅為崇高的使命感所驅使,沒有掙扎、沒有遺憾,沒有選擇,也沒有錯誤,但同樣地,沒有人的魅力。

有弱點,才會像個人。

--

--

Aiden Chan
Aiden Chan

Written by Aiden Chan

擅長閱讀、煲劇、看電影、睇漫畫。

No responses yet